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学生成长、就业赛道总决赛于5月10日-11日在上海举办。
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师、智能交通规划师、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涉军维权律师、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宣传员……
在大赛现场,通过主题陈述、评委提问和天降offer三个环节,参赛同学们分享了他们未来想要从事的各种各样的职业,专家评委们也就大家的分享给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和发展建议。
一起来看赛场上的精彩集锦!
【选手故事】
封雯菁
职教组总决赛参赛选手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生
封雯菁是来自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她在主题陈述的发言环节介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前已经做出的行动。在发表完自然流畅的陈述以后,面对评委的提问,封雯菁落落大方,一一作答。在“天降offer”环节,她成功地收获了10家企业的青睐。
谈起参加本次大会的收获,封雯菁表示,自己平时其实是一个非常“i”(内向)的人,这次大赛其实很大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演讲能力和逻辑能力。“像面试的话,有时候也考验你的一个抗压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这次以后,我也是更加了解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路径。”
封雯菁也表示,自己很荣幸能够被这些企业发出实习offer。“平时的话,包括在其他比赛之中,我们也没有一次性面对这么多家企业的机会,这次大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司徒晨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
我想从事的职业是残疾人之家的老师。我特别能共情残障群体,因为我本身就是残疾人,想尽力去帮助他们。
可能有很多人会因为身体的缺陷对人生感到失望,但我想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他们,告诉他们残障并不能影响我们的一生。
从大一开始,我就去残疾人之家给学生们上课。他们真的非常非常热情!从我第二次去授课开始,他们就会站在大门口跟我招手,还喊我‘司徒老师’。
我觉得这样的场景特别温暖!看起来好像是我在帮助他们,其实他们也帮助到我很多。他们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明白自己的能量也同样能被他人感知。
【专家点评】
高教组总决赛评委
“我们专业的教育最后能够服务于现实的社会发展,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要能够学以致用。本次大赛对于我们把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这种输送过渡而言,也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丁晓东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这样的比赛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思考。我们大学一般现在做得更多的是大学快毕业时候的就业指导,那叫‘最后一公里’。而实际上第一公里也很重要。”
胡薇薇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职业生涯教育将贯穿我们整个培养过程的始终,要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学专业、爱专业、干专业,同时把自己的所学能够和国家的所需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就业择业。”
乔志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
“大学生除了要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之外,还要有一种新型能力,即积极应变、不断调整的能力。”
郑旭红
西安交通大学
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这次我们请了很多的企业心选团。我觉得,对企业来讲,他们可以通过这个比赛了解到当前我们在校学生对职业的想法以及他们的职业目标。对学生来讲,有这么多的企业在现场给他们发offer,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鼓励。”
吴爱华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副司长
今年我们举办首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方面,可以检验我们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成果,同时也为我们高校的毕业生搭建一个跟用人单位见面、供需对接的平台。
对于在校的、不在毕业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设置了成长赛道。要通过大赛,以赛促学,学生通过参加规划大赛,唤醒职业意识,更好地来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业,做好就业准备。
比赛也设置了就业赛道,就业赛道主要考察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目标岗位的匹配度,自身职业理想和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们邀请了真实的用人单位来当评委,现场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就业的offer。学生通过比赛,可以更好地实现和企业的双向选择。”
从长远来看,教育部正在谋划一整套的完善高校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促进毕业生更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我们期待把就业和人才培养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我们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更加紧密的结合,高校建立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优化课程学科专业的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据了解,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学生成长、就业赛道总决赛于5月10日-11日在上海举办。
本次大赛采用校赛、省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面向中低年级学生设成长赛道,面向高年级学生设就业赛道,面向教师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
大赛累计报名学生952万人,覆盖高校2740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98.6%;报名教师3707人,覆盖1565所高校、1921个课程教学团队。经过激烈角逐,600余名大学生和80余名教师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
来源:育见新闻(点击查看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