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毕业论文

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抽检相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孙艾明作者:孙艾明发布时间:2025-04-02浏览次数:10

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抽检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校发〔2024260号 )文件精神结合前期安排,为保证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完成答辩、评优及抽检等工作不断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答辩工作

各学院要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各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答辩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全员答辩,避免走过场,把好出口关二辩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全部进行校内外送审。   

时间安排

1. 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应62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中完成一辩工作(含各环节成绩录入)

2. 答辩的具体时间、地点由学院自行安排教学秘书至少应在答辩前一周完成系统里的答辩分组(组长、组员和答辩秘书)、时间地点的录入工作,并确保系统中各环节工作材料无缺失。

3. 答辩送审时间:

62日前:各学院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一辩,提交未通过学生名单,确定参加二辩的学生名单,并通知到相关师生二辩送审时间节点、要求、结果处理等相关事宜,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设计)。

616日前:学校、学院送审拟参加二辩的毕业论文(设计)

624日前:反馈送审结果

630日前:各学院组织二辩,并完成相关填报工作。

78日前:关闭系统。

)论文审阅

1. 毕业论文(设计)查重

为避免学术不端,杜绝论文造假,依据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本届所有毕业论文(设计)必须通过查重检测。

1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选用维普查重系统。毕业论文(设计)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必须20%方可参加答辩。请指导教师严格把控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认真审核定稿,达到标准后再让学生进行检测。

2维普查重系统使用。维普查重系统已内嵌到系统中,指导教师认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已可以进行查重检测,在系统中点击建议检测,学生在自己的系统界面点击提交检测即可进行检测,指导教师可以看到检测结果。其使用方法详见“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AIGC检测、格式检测流程及常见问题”(附件1),教师端操作详见“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AIGC检测、格式检测流程-指导教师端”(附件2)。

3毕业论文(设计)用WORD版查重,查重内容和答辩前定稿内容必须一致。对在查重过程中弄虚作假、查重内容与定稿内容不一致的学生,不允许参加辩,直接延期参加二辩二辩仍不合格的不予毕业审核同时,学院要对弄虚作假的学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指导教师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视情节严重,按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进行处理。

4)一辩、二辩过程中,每位学生查重均只有2检测机会,其中1检测结果合格即可。一辩程序中,每位学生仅有2次查重机会,如次查重均未通过,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直接进入二辩程序。二辩程序中,每位毕业生仅有2次查重机会,如两次查重均不合格,系统中该工作程序终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不合格”

2. AIGC检测

今年启用AIGC检测,即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检测和识别的方法。检测结果显示的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40%,视为通过检测。

  1. 格式检测

格式检测,即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进行检测,是毕业论文(设计)的辅助检查手段,其检测结果作为形式审查的参考依据,原则上不应存在形式规范错误。

AIGC检测格式检测在一辩和二辩前必须检测,仅有1机会,检测结果可作为修改论文的参考意见。

(三)答辩

1. 学生最迟应于答辩前一周毕业论文(设计)定稿上传系统。指导教师至少于答辩前3天、评阅教师于答辩前2在系统中完成论文审核、评阅填写评语填入百分制成绩。

2. 如因身体等非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原因错过一辩时间,在学校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时间以前,若学生具备一辩资格,学院应予以安排一辩

3. 答辩要求

学生答辩时,先简要报告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5-10分钟),包括:选题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资料和主要方法;基本内容及主要结论;研究价值及不足之处等。

教师提问时间5-10分钟,提问内容可包括:论文(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原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进一步说明的问题等。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分别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教师评分表”,由答辩秘书录入答辩评语。

一辩成绩不合格、延期答辩以及无资格参加一辩学生尽快修改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参加学院组织的二辩

  1. 二辩前的抽检工作

本年度二辩仅组织1所有拟参加二辩的学生必须参加本次抽检参加本次抽检学生,将视为自动放弃二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须经指导教师审阅、评阅教师评阅后,方可具备抽检资格

本次抽检将覆盖需要二辩的全部专业和学生,学校将随机抽取总数量的1/3毕业论文设计送审其余的由学院送审。每篇论文需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可采取内外专家相结合的送审方式。

抽检结果“合格”的论文可直接进入二辩环节如有2个“不合格”,认定不合格毕业论文(设计)取消二辩资格;如有1个“不合格”,认定为“警示毕业论文(设计)学生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修改,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提交学院答辩委员会评议,最终确定答辩资格

毕业论文(设计)的修改工作均须在学院指导下进行,修改期限及具体要求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成绩评定                                   

1.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实行综合评定,由指导教师审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40%30%30%,任一成绩不及格,则总评成绩就为不及格。系统将自动计算总得分,并转换为等级分制: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为了保证成绩评定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呈正态分布

2. 进入二辩程序,各环节最高成绩只能70分。二辩未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3. 本届已选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但工作未开始或流程未完成的学生,学院须将其论文成绩记为0分。

定稿上传

通过答辩的学生,须在一周内上传所有定稿信息,即通过一辩的学生在69日前、通过二辩的学生在77日前。指导教师须认真审定并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环节材料,尤其是确认定稿的毕业论文(设计)WORD版、PDF版。

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材料及要求,可参考“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清单及规范要求”(附件3)。

二、毕业论文相关信息在各项工作中的提供

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申报工作、学校及上级管理部门开展的毕业论文抽检工作、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等工作中需要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相关信息,均来自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一旦上报,无法修改请各位毕业生指导教师务必高度重视,按时准确地完成信息上传工作。

在规定日期请全体毕业生务必确认系统内所有材料完整准确核对毕业论文最终版;请指导教师务必确认各环节所有材料,尤其是毕业论文的题目及系统中导师审核通过的毕业论文(设计)版本。

因信息缺失、错误或未按时提交导致学位授予或各级毕业论文抽检工作中出现问题的,由学生和指导教师承担全部责任。

、抽检工作

(一)工作要求

1. 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现专业全覆盖。根据《教育部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及江苏省相关文件要求,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校级抽检将今年暑假期间开展,进一步加大抽检力度,实现专业全覆盖。

2. 开展学院自检、互检工作。各学院在答辩开始前,要通过自查自检、交叉互检等形式对本届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及时将检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指导教师和学生,并限期整改完善,对于达不到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的,取消其答辩资格同时,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应加强过程管理,不定期抽检,确保各环节可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3. 系统78日关闭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法进行材料修改或补充,系统仅提供查询和下载功能。

狠抓学术规范。请各学院高度重视,加强宣传,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做好学术规范引领示范,拒绝学术不端。对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设计),学校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对查实的将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

抽检结果效用。校级及以上抽检结果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相关要求,对连续2不合格毕业论文(设计)”“警示毕业论文(设计)”的专业,将进行校内通报,减少其招生计划,并进行质量约谈;对连续3年抽检存在问题较多的本科专业,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视为不能保证培养质量,学校将责令其暂停招生。

请各学院认真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抽检相关工作,及时在系统内完成各项操作如有问题,可联系实践科谢老师、老师,电话:58731278


教务处

20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