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教师教育学院廉洁教育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董可佩作者:胡冉杰发布时间:2025-01-18浏览次数:26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对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开展第十三届校园廉洁教育系列活动》通知,经教师教师教育学院党委研究,开展廉洁教育系列活动。

一、活动主题

信大廉韵长·师者德流芳

二、活动对象

教师教育学院全体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25年1月至2025年4月

四、活动内容

(一)廉洁知识问答

廉洁知识问答和廉洁故事答题。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重要内容融入题库建设中,持续推动形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热潮。廉洁知识在线初赛,通过“信大师韵”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廉洁教育”参与答题。

2025年2月28日前通过廉洁百问百答卷线上作答,全院师生参与,取师生分别取前10名予以表彰,设特、一、二、三等奖。联系人:003641@nuist.edu.cn,胡冉杰老师。

(二)廉洁作品征集

1.“话廉润心”校园征文

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工作、学习、生活实际,撰写诗歌、散文、随笔、信件等,记录和展现新时代廉洁新风尚,引导师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廉洁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发扬优良传统,以廉洁浩然正气温润教风学风家风。

师生共创诗歌、散文、随笔、信件等,题材不限。2025年3月10日前提交材料至2487583776@qq.com,联系人:李佳乐同学。设特、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选送校赛。

2.“视廉清心”视频征集

紧扣时代主题、聚焦廉洁典型、放眼历史长河、挖掘文化基因,推进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一批兼具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的情景剧、微电影、短视频等作品,增强廉洁教育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壮大校园正能量。

鼓励师生共创廉洁剧目、微电影、短视频等,设特、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选送校赛。2025年4月15日前提交材料至2386142657@qq.com,联系人:步艺同学。

3.“画廉正心”创意征集

从校园文化、历史古迹、文献资料中受启发、找灵感,创作主题海报、公益广告、文创设计、艺术装置等创意作品,在艺术创造中涵养尚廉崇德、持廉守正的精神境界,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生态。

鼓励教师教育学院师生合作、师范生和基础教育集团校中小学生学生合作,共创廉洁绘画、廉洁设计、廉洁书法等,设特、一、二、三等奖,特等奖选送校赛。2025年4月15日前提交材料至850349@nuist.edu.cn,联系人:姜路老师。

(三)廉洁课堂建设

1.同上一堂廉洁文化课

围绕高校廉洁教育主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师生关切,主动挖掘已有优秀作品中的丰富育人资源,在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等育人大课中融入廉洁元素、传播廉洁文化,营造人人学廉知廉崇廉养廉的廉洁文化氛围。

鼓励教师教育学院师生合作、师范生和基础教育集团校中小学生学生合作,大中小一体化开展廉洁教育。设特、一、二、三等奖,特等奖选送校赛,优秀者选送《新质教育通讯》发文报道。2025年4月30日前提交材料至xzjyb_nuist@163.com,联系人:姜路老师。

2.同上一堂廉洁微网课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等中的廉洁主题金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经典等,以微视频形式录制“一校一金句”网络微课,树牢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廉洁价值观,推动以廉修德、以廉促教、以廉进学入脑入心入行。优秀者选送校课程思政工作案例和廉洁作品征集,参与微党课比赛。2025年4月15日前提交材料至1362275508@qq.com,联系人:陈世杰同学。

3.同上一堂廉洁实践课

以党支部或团支部为单位,走出校园,走进陶行知纪念馆、王荷波纪念馆等廉洁基地,通过浸润廉洁文化、走近廉洁典型,沉浸式、创新性开展廉洁实践课,引导师生在身临其境中见贤思齐,做风清气正的廉洁社会的守护者、推动者、践行者。支部于2025年4月30日前将开展活动材料提交至532420995@qq.com,联系人:王亚楠老师。

五、相关要求

1.充分重视,精心组织

各项目负责人把抓好廉洁教育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结合实际抓好统筹协调、精心谋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2.深入思考,注重原创

各类作品需为原创作品,作品的版权和内容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适合公开宣传展示。按报名作品相关要求(附件1.)及时报送相关材料(廉洁课堂建设,除作品外,需填写附件2.)。

3.尊重版权,归属说明

作品一经提交,视为作品作者同意将该作品的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宣传目的对作品的改编、汇编、互联网传播等)授予该活动组织单位。对于优秀作品和案例,学院有权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包括刻录光盘、编辑画册或用于展览、宣传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各类别作品原则上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中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委员会

2025年1月18日

附件一:报送要求.docx

附件二:申报书.docx

附件三.zip

附件四.zip